本报记者 俞佳融 本报通讯员 巢铭 漫画 俞佳融/海报设计 谢志斌
资金安全无法保障
中秋、国庆佳节将至,正是万家团圆、欢乐时光。但不法养老机构却打着养老服务的名义,实施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为此,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处非办”)发布相关风险提示:警惕以养老服务为名义的非法集资,此类不同于正常养老服务的活动存在较大风险隐患。
不法养老服务机构承诺超过床位供给能力的服务,或承诺超出可持续盈利水平的还本付息。以办理“贵宾卡”、“会员卡”、“预付卡”等名义,向会员收取高额会员费、保证金,吸收公众资金。大量来自公众的资金未实施有效监管,由发起机构控制,存在挪用资金、卷款跑路的风险。
不可轻信“高额返利”
不法养老服务机构常常会承诺“高额回报”。事实上,无法兑现的“高额回报”其实是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非法集资犯罪行为。
市处非办相关负责人解释,不法分子所谓的“返利资金”,主要来源于老年人缴纳的费用,属于“拆东墙补西墙”。他们发现,此类养老服务机构或企业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正当服务实体和收益。那么,也就无法可持续地进行返利,高额返利为“欺诈噱头”,实为庞氏骗局。
运营模式存在违法风险
一些不法养老服务机构还将虚构的养老公寓、养老山庄介绍给老年人,以投资、加盟、入股的名义,向老人销售不存在的“空中楼阁”。
事实上这些企业不具有销售商品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免费旅游、赠送实物、养生讲座等欺骗、诱导方式,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相关机构及参与人员的上述行为存在非法集资风险。
市处非办提醒广大市民,中秋节和国庆节是团圆的节日,请老年人和家属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自觉远离非法集资。按照《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规定,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如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