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8日
第004版:关注高温

新立电杆6根,架设线路1500米

“电力救援”助农抗旱保灌

本报讯(蔡颖 朱婕)丹徒区宝堰镇地处丘陵地带,是我市农业大镇,拥有超过3万亩农田。8月15日中午,宝堰镇南宫村庄巷自然村农户李怀洪承包的500亩水稻田源源不断流进了“解渴”的灌溉水。

当下正是水稻长穗期,李怀洪介绍,水稻7月下种、10月底收割,起初一周灌溉一次,往后半个月灌溉一次。以往夏季通过距离稻田仅100米的洛阳排涝站,将洛阳河水源抽至稻田灌溉。今年受高温影响,洛阳河已经干涸,抽不到河水。

8月13日,李怀洪向宝堰镇水利站求援,经现场查勘,水利站负责人陈红星确定,可以从距离稻田1公里的当地水量最大的胜利河挖沟渠,安装3台25千瓦潜水泵将水源抽至洛阳河,再灌溉至稻田。

方案有了,抽水用电是个麻烦事。陈红星与镇江宝堰供电所所长岳平取得了联系。得知情况后,岳平立即带领工作人员实地勘察,现场制定抗旱保灌方案。“要新立电杆6根,架设线路1500米。正常情况,这些工程量需要3天时间完成,而且持续高温天,工期有可能还会延后。”岳平决定特事特办,并迅速安排部署,“将常规6名施工人员增加到12名,错峰施工,清晨5点到上午10点,下午3点开始到夜晚9点。”

电杆、导线等器材表面温度高,容易烫手,工作人员只能佩戴双层手套施工,即便是清晨或晚上,手套内温度也超过了40℃。8月15日一早,随着3台潜水泵5小时运转,李怀洪的烦心事解决了。

■ 相关新闻

打通灌溉“生命线” 解上会水库缺水之急

本报记者 周迎

本报通讯员 陈舒萍

“来啦!来啦!水来啦!”8月16日中午12点,上党镇上会村种粮大户陈过顺站在自家稻田边,看着田边水渠里出现的流水兴奋地大喊起来。

今年入夏以来,超长待机的“高温”配合毒辣的阳光,不断压榨着全市农业生产者的承受力。作为传统的农业大镇,丹徒区上党镇南部片区的20000多亩水稻从8月初就陆续缺水断水,农户们看着田间一天比一天多的裂缝忧心忡忡。有的农户天天跑去看附近的河道或沟渠,盼着早日能取水灌溉。

其实,他们期盼的源头是这一片区的灌溉水源地——上会水库。而农户们不知道的是,这个水库的水面平均高度彼时也仅有1米左右,别说灌溉,就连抽水机都没法工作。

“目前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给上会水库补水。”面对持续旱情,上党镇按照丹徒区委、区政府关于全区抗旱保产工作的总体部署,从丹徒长山提水站引长江水自丰产水库、西麓水库、凌塘水库、薛村水库沿沟渠到达上会水库,用“北水南调”解上会水库缺水之急。但这个方案有个“堵点”,那就是打通薛村水库和上会水库之间6.5公里的老渠道。

“这渠道可不好打通,这些老渠多年未用,很多渠段已坍塌、堵塞。要想打通,可不光是疏浚,有些地方需要重新开挖。”说话的是上党镇薛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镇,就在8月14日,他接到了镇里来的通知,核心内容就一条——“48小时内,不惜一切代价,打通薛村水库和上会水库之间的连接水渠。”接到通知后,朱镇二话没说,立即召开村“两委”会议,决定要用最快速度,抢修沟渠,与旱情赛跑。

“轰隆隆、轰隆隆”。从14日中午开始, 5台挖掘机开启了24小时不间断水渠疏通工作,挖掘机驾驶员轮班上,村里的老专家划清引水路线,18名帮工集体入场,从接到任务那刻起,整个薛村打响了“供水”保卫战。

“朱书记,你放心,我们那段大都是能看到的老渠道,只需要疏浚,肯定比你们要更快。”为尽快实现水渠贯通,上会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邵二平前来相助,调来了村里“精兵强将”,主动承担起靠近上会村的1.5公里渠道的疏通作业。

渠已通,水正流。截至16日上午10点,6.5公里薛村水库至上会水库的引水沟渠已全线贯通,源源不断的水流带着新鲜的泥土芳香,向着上会水库涌去。这条 “生命线”,正映照出越来越多农户们的笑脸。

2022-08-18 新立电杆6根,架设线路1500米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10986.html 1 3 “电力救援”助农抗旱保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