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泠
本报通讯员 吴兰珍 沈蕾
今年3月,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市精神卫生中心主管护师刘露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报名加入江苏省援沪医疗队应急采样队,于4月初开启了为期40多天“早出晚归、一日双城”的援沪战“疫”行。其间,刘露的父亲被查出患有食管癌,面对“大家”和“小家”的选择,她毅然以严、紧、实的作风投身工作,以实际行动助力当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刘露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日前,2022年第二季度“镇江好人”(大爱之星)名单公布,刘露榜上有名。
4月4日凌晨3点,刘露随队赴沪,从晨光熹微到华灯初上,为当地居民开展核酸采样工作。工作过程中,当得知一些老年人因腿脚不便难以出门时,刘露主动承担起上门采样的任务,每天穿着闷热的防护服跟随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楼栋间穿梭。烈日当头,刘露防护服内的洗手衣湿了干、干了湿;防护鞋套磨坏了一双又一双;手臂被橡胶手套闷得发白;脸颊被防护口罩压出了深深勒痕……面对各种不适,刘露咬牙坚持着,确保每一个采样动作规范到位,每一次核酸采集任务能够圆满完成。
4月18日,当刘露准备再次奔赴上海采样时,妈妈发来微信说,爸爸体检被查出患有食管癌。作为家中独女,刘露顿时手足无措,恨不能立即回到爸爸身边。可是,应急采样队人手紧张,任务也已经安排到位,在这紧要关头退出,无疑会打乱原定采样计划。“采样工作需要我,我决不能一走了之!”抹干眼泪后,刘露努力调整好心情,继续奔赴“疫”线,完成核酸采样任务。
经过40余天的奋战,上海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于5月14日迎来了圆满完成核酸采集任务的好消息。刘露也终于可以在隔离期满后,在父亲病床前一尽孝心。
抗“疫”时,刘露是以大局为重的勇敢战士;在平日的精神卫生护理工作中,刘露是爱岗敬业的好护士。从事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17年来,刘露积极钻研专业知识,2016年获得江苏省精神科专科护士证书,她用过硬的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用爱心、热心为患者提供亲人般的照护。
曾经有一名年老体弱、严重抑郁的患者,因为严重的皮肤压疮,浑身散发着臭味。了解到这名患者的情况后,刘露不嫌弃、不放弃,为其更衣沐浴、修剪指甲、梳剪头发,给予皮肤护理,并针对其抑郁原因给予情绪安抚。患者的病情好转后,对刘露长时间的悉心照护表达了感谢:“刘护士,你真是比我的女儿还要贴心啊!”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诸如此类的暖心事例不胜枚举。刘露十多年如一日,精心护理好每一位患者,践行了白衣天使的职责,先后荣获“满意护士”“十佳护士”“先进个人”等荣誉。
记者了解到,工作之余,刘露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累计献血2600毫升,还主动关爱失独老人,为他们讲解养生保健知识,成了失独老人口中的“护士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