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9日
第010版:名城周刊·听鹂山房

董晓言:校园欢乐喜剧人

董晓言(红衣)在江大相声小品大会上 受访者 提供

本报记者 竺捷

如何打通优秀传统文化与年轻人之间的传播渠道?如何引导年轻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思想和感悟?在江苏大学有这么一个社团,他们用自己的力量让传统相声、小品焕发出新的活力,它就是晓言相声小品俱乐部,创始人叫董晓言。

追溯这一社团的创建,还要从董晓言的自身经历说起。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董晓言在江苏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学习,也就是江大前身。她从小喜欢文艺,从初中到高中一直是班上活跃分子,上大学后爱好有了发挥的空间。大二时,她和同学在学院文艺汇演中表演宋丹丹的小品《懒汉相亲》,还是英文版的,董晓言反串男角,反响不错。后来她的小品甚至演到了江苏大学大礼堂,讲的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支教的故事,紧扣热点,同样很受欢迎。

董晓言毕业后留校。2001年,她来到能动学院当起了辅导员,从此获得了一个意外的绰号“董奶奶”。其实,当时她并不大,也就三十多,可为什么学生都喜欢喊她“奶奶”呢?现在想来,可能是她当时做学生工作细致入微深受大家好评的缘故,可类比于“奶奶般”的亲切和慈祥。果然,在十年之后的2011年,董晓言获得了一项殊荣——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

当然,在能动学院的这些年,董晓言并不只是单纯的辅导员,她把自己对相声、小品的热情一如既往地播撒到了学生身上,由她编排指导的小品在江大各类展演上频频获奖。2007年对董晓言而言是一个特殊年份,这一年她编排指导的《感悟感恩》在首届校园情景剧大赛和江大第四届相声小品大赛均斩获第一,同时其自编自导的小品《红楼梦选秀》和相声《校园趣事》也在相声小品大赛中获二三等奖。正是这一系列奖项的鼓舞,让董晓言迈出了重要一步:成立晓言相声小品俱乐部。

俱乐部成立以来,秉承“搞笑,我们是疯狂的”理念,在全校吸收热爱相声小品和喜剧表演的同学,挖掘具有一定表演潜力的未来之星,同时也培养统筹指挥舞台的幕后能手。在指导老师董晓言的带领下,俱乐部规模一直维持在二三百人,属于江大社团中的“大块头”,他们积极参与并组织校内外活动,每年演出几十场,多次获得江苏大学“十佳社团”称号,为江大人带来了无数欢声笑语,并面向社会积极传播正能量。

不过,要管好这样一个大型社团并非易事。这些年,董晓言在实践中摸索出不少经验:比如层次化管理,社团设会长、副会长、团支书等9名理事,下面会员再分成剧本组、剧务组、宣传组和外联组,看起来更像一个按部就班的小社会,唯此才能保证一个社团的演出质量和顺利成长。每次节目排练,也采取“老带新”模式,由老队员带领新队员。到了“脱稿”阶段,董老师便开始“一对一”辅导,抠细节,提升演出效果。而这些都需要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完成,因此,董老师只能牺牲午休和晚上休息时间,悉心指导学生……

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俱乐部创立了自主品牌——“喜笑言开”江苏大学相声小品大会,目前已成功举办七届。此外,还有一个品牌叫“江苏大学相声小品邀请赛”,通过这两个品牌他们承包了江大师生的多年笑点。某种程度上,董老师一直在不断挖掘平凡生活中的喜剧元素,并将它反馈于生活本身,以此带给更多人快乐的阳光,而多年的社团培育便是她育人影响人的舞台。她希望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这个“天团”能长期传承下去,并且能走出江大、走向社会,在更高层次的平台上展示,成为镇江的一个搞笑担当。

2022-07-09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04442.html 1 3 董晓言:校园欢乐喜剧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