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王礼刚
齐凿大京口
大京口开凿于齐建武年间(494-497)。大京口的开凿,缩短了江南运河与邗沟的距离,确保了船舶渡江航行的安全。
大京口建筑的京口闸,俗名大闸,何时始建,还没有看到记载。《太平寰宇记》卷八十九记载:唐开元十二年(724),润州刺史齐澣“臣请于京口埭下直截渡江三十里开伊娄河。”《至顺镇江志》记载:“京口闸在城西北京口港口,距江口一里许,莫究其所始。唐撤闸置堰,开元中(713~741)徙漕路由此。”以《太平寰宇记》《至顺镇江志》记载“京口埭下直截渡江”“唐撤闸置堰”,看来大京口建有埭、堰和闸,时间要早于齐澣开伊娄河,或者还要更早。
大京口废堰建闸,《至顺镇江志》卷二记载:“宋淳化(990-994)初,废堰。”宋治平四年(1067),废埭建京口闸。京口闸闸底设有铁槛,为河深之度。清道光九年(1829),丹徒知县吴浚浚京口闸河深至铁槛。宋熙宁五年(1072),日本和尚成寻来中国访问,他在日记中记载:“九月十二日,天晴,卯时出船,过一里,出水门向扬子江,广如大海。”水门,即京口闸。
历代浚治修筑京口闸
隋贯通京杭大运河以后,大运河镇江段作用日益明显。但是,由于京口地势高于江,迎拒江潮,江潮挟沙来速退缓,日有停蓄,或涨而淤,或浅而阻,古有一日厚一钱之说,大京口为全河沙泥易淤之处。漕运、灌溉,历代均以淤浅为患,蓄水成为航道重要问题,大京口必须要建有堰闸,亦非堰闸不能节水。大京口及闸历代都要浚治和修筑。
宋治平四年,大京口以及吕城、奔牛、望亭以堰建闸。《至顺镇江志》记载:“绍圣、元符 (1094-1100)间,仍为闸。《宋四朝史·曾孝蕴本传》:‘绍圣中,孝蕴管幹发运司糶糴事,建言扬之瓜洲、润之京口、常之奔牛,宜易堰为闸,以便漕运商贾。’《四朝国史志》:‘元符二年(1099年)九月,润州京口,常州奔牛,澳闸毕工。先是两浙转运判官曾孝蕴献澳闸利害,命孝蕴兴修,仍相度立启闭日限之法。至是始告成。’”崇宁五年(1106),浚镇常段运河中,再修京口大闸。南宋淳熙二年(1175),镇江知府张津主持,浚治自京口闸北至江口。
元符二年,以闸埭合一形式京口澳闸建成。闸室南端为埭,北端为闸,以引潮蓄水和通船。澳为人工水库。京口澳闸有5座闸门,组成一组四级船闸。《至顺镇江志》卷二“闸”记载:“宋嘉定八年(1215)郡守史弥坚《浚渠记》云:沿渠而闸者五,首曰京口闸,次曰腰闸,又次曰下、中、上三闸。海潮登应,则视时节次第启闭。以出纳浮江之舟。腰闸久废,余四闸岁久木朽石泐,择美材密石而更葺之。”嘉定十年(1217),镇江郡守史弥坚修京口澳闸,并于甘露港置上下二闸,一石闸,一木闸。嘉定十一年(1218),郡守史弥坚,运副吴铠,总领钱仲彪主持浚治自江口大京口至南水门,并修京口澳闸。京口闸“视时节次第,启闭以出纳”。淳祐二年(1242),镇江知府何元寿,浚运河,修京口、吕城闸,费钱九十余万缗。
大京口当漕渠之口,以通漕舟,每潮涨则开以通舟,潮落则闭以蓄水,闸外江滩,横直各二十丈,可以藏舟,东南百万粟,每岁取途于此。时间久了,渠渐浅狭,闸亦废坏。大京口、大闸屡废屡置,浚治频繁。宋以来,数议修复。
元,练湖被占租为田,漕渠难以通舟,当时议改由江阴河。可是,从江阴与江北运河对接,不仅路途遥远,而且危险重重,为此,元政府仍修治练湖,复建京口闸,以引江潮济运。《至顺镇江志》卷二曰:京口闸“宝祐(1253-1258)中重建。闸柱石刻:‘宝祐六年(1258)二月,淮东总领兼知镇江府赵与訔重建。’”《光绪丹徒县志》卷四·舆地九记载:“元天历二年(1329年) 复。是年七月,江浙行省委检校徐承务,同本路官便宜区画车通潮水以济运河。总管郭珪言江口元有程公、鳝鱼二坝,及黄水石 ,每岁江潮满溢于此车灌运河。今岁上流无雨,水源艰涩,潮势既少,北岸益高,徒步五里方可登舟。纵欲车水入闸,人力莫为。达鲁花赤明里答失言京口旧闸久废,江皋一里,皆成淤塞。闸东又作土埭,以蓄河水。江潮虽涨,阻隔不通,莫若开掘淤沙,撤去土埭,仍于江口置闸,以时启闭为便。是年十月九日竣。”
明,镇江运河水涸,京口闸废,漕运由孟渎、德胜两河出江。漕船遇大江风险,郡守刘辰复修京口闸(见明史《刘辰传》),引蓄江水调剂运河水量,附近山水亦经闸口下泄长江。天顺三年(1459)镇江浚漕河,修京口、甘露闸。弘治四年(1491)都御史吕锺复修京口闸。《行水金鉴》引《明神宗实录》,万历五年(1577),京口水涸,礼科左给事中汤聘尹建言,为避粮艘涉险,拟在京口闸丈许另建一低闸,引江流内注,可免涸辙之患,但未能实现。崇祯五年、六年(1632、1633),太常少卿姜志礼认为,蓄湖修闸比挑河重要。巡漕御史疏请修复京口诸闸,当年修筑了练湖湖堤,次年,修复京口、丹徒、吕城、奔牛诸闸。
清代,京口大闸亦是和历代一样,与大京口屡浚屡修。雍正(1723-1735)中修建京口、陵口、吕城各闸。嘉庆(1796-1820)中重修京口、新河小闸及南门闸。又于黄泥坝建闸。光绪(1875-1908)中,拆修京口大闸,京口闸以下之南门至吕城、奔牛各闸俱废。民国初,京口闸积沙甚多,致冬季水涸,不通舟楫。1924年太湖水利局督办王清穆提议重建京口大闸、小闸,各为五孔闸,并于大闸和小闸交汇处地方,添建三孔新闸。可能只是提议吧,并未实行。
简述京口大闸建筑
京口闸南北总长约54米,底宽约9.6米,闸墙高6.25米。闸的结构由闸身、闸口、迎水、雁翅、分水、裹头几部分组成。《光绪续纂江苏水利全案工役财用表》记载:光绪六年(1880)四月十二日,镇江知府赵祐宸,丹徒县知县冯寿镜稟水利工程总局拆修京口大闸。光绪九年(1883),丹徒知县马海曙重修京口闸。
京口大闸,太平天国战争,闸内东岸雁翅被拆去建造新城。西岸即闸外两岸雁翅,以及闸背金门均膨胀凸出,并有缺损。工程拟将闸内东岸雁翅建造完好,西岸膨胀择要拆砌。京口大闸正当要兴工时,即遇大雨,山洪陡发,西门桥土坝漫塌,运河一片汪洋。四月二十七日,镇江知府李仲良,丹徒县知县冯寿镜稟水利工程总局云:窃照京口大闸开工后,以西门大坝蛟水漫没,重复集夫戽筑,至八月初一日,始克接续拆卸。闸南东岸一段,原估直拆到脚者,拆至下段,因桩木直立未动,脚石亦皆平正,遂留三层未拆。其闸南西岸,原估上拆九层者,嗣因第十二十三两层,破碎残缺,亦复不少,是以一律拆至十三层止,即督匠起砌。到十月初八,闸南东西两岸,各砌高一丈二尺以外。逐层察看,面线整齐,裹石平实,灰浆亦一律饱满。至闸北估修工段,亦皆通拆到脚,其西岸桩木脚石,未甚敧斜,修整尚易为力。惟东岸闸门,与雁翅交接转折之处,桩尽外倒,断烂者居多。若仅仍旧老桩空隙加插新桩,犹恐未能得力。除旧桩隙加插新桩之外,拟外加排桩三层,以均桩力。其下脚之石,必使内枕老脚,外枕排桩,然后仍旧照原线收进,逐层上砌。
民国江苏省会迁至镇江,由于大京口淤塞严重,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江苏省建设厅决定填塞京口闸河道。曾经的京杭大运河江南入江口大京口,自齐以来使用了1400余年,被拆用城墙及京畿岭降坡之土填河筑路,改漕河为道路,取名中华路,又称运河路。2012年京口大闸经过考古发掘,东侧一半向市民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