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赵棣
2021年年底,镇江市图书馆经过近两年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印刷出版了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的历史文献《镇江文库》,其中收录了清代镇江名士赵彦偁全套25本手写《三愿堂日记》,引起各方关注。《三愿堂日记》得以梓行,离不开赵氏四代人的坚守,为了守护这份珍贵乡邦文献,赵氏后人付出了太多太多。
《三愿堂日记》是赵彦偁自道光十九年(1839)开始至光绪七年(1881)历经42年的日记,合计25本。赵彦偁,字记楼,号君举,别号辛庵,生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卒于清光绪七年(1881),清代学者,诸生,潜心经、传、诸子百家,在天文、数学、书法、金石方面研究颇有造诣,著有《小辨斋笔记》《辛庵语》《丹徒碎语》《三愿堂古文仅存》《三愿堂古今体诗》以及《三愿堂日记》。《三愿堂日记》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很广,有地方典故、治病验方、天文地理、社会文化、读书心得、金石研究、诗词交流、历史记载等等,其中不少记载可弥补史书和地方文献的不足,尤其是对民间社会学者的介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和考证价值。国学大师柳翼谋对这套日记有高度的评价:“赵君举先生绩学功文,见闻无巨细,排日书之……谈艺稽古,覙缕佚闻,旁及民生物力之消息,可备史料。其文字谨严深厚,尤可与越缦湘绮瓶庐日记相颉颃。”原镇江文史专家李植中先生认为《三愿堂日记》是不可多得的乡邦文献,应加大保护力度,曾撰文全面介绍日记内容。
《三愿堂日记》能流传至今,离不开赵家四代人的坚守。第一代赵森甫(赵彦偁之子)利用自己毕生精力,研究整理父亲遗物。将其父所留资料分门别类装订成册,形成《小辨斋笔记》《辛庵语》《丹徒碎语》《三愿堂古文仅存》《三愿堂古今体诗》,合称《积微精舍遗作五种》,《三愿堂日记》则整理装订了13本,本打算逐步出版印刷,但由于年老体弱,体力不支无法实现,临终前因痰喘难以说话,给守在身边的儿子说的最后一句话只有两个字:“刻书。”
第二代赵鸿谦(赵森甫之子)生活年代时逢政局不稳,战火纷飞,1936年为避战乱,暂时迁居四川,在井研工作生活时他感慨道:“八月沪战起,十一月中旬镇江形势益迫,促迫登轮西行。余行年四十余,终日为糊口所困,未得暇整理,痛哉。”无论在哪里生活,只要有时间,他就忙着整理先辈的日记,将一张张纸片根据时间,按年代装订成册,将原来的13本扩充到24本。并在1937年通过省立国学图书馆(南京国学图书馆)出版了第一本《三愿堂日记》。为发扬祖父书法艺术的魅力,采用照相影印方式,保留其原貌,日记发行前,赵鸿谦又请当时的国学大师、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柳翼谋先生作序。赵鸿谦按照计划准备以后陆续出版发行,因战乱动荡无法实现。
第三代赵凤来(赵鸿谦之子)生活的年代虽然战乱刚刚平息,但席卷全国的政治运动一场接一场开始了。赵凤来因旧官僚的家庭出身受到冲击,1959年,时年33岁的他携全家从上海被调至新疆,从此以后不断调动,从省会城市到小城市,再到乡村;从北疆到南疆,直至偏远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直到1983年赵凤来退休回到阔别几十年的家乡镇江,这批资料辗转上万公里最终回归乡里。回到家乡后,赵凤来抓紧时间整理资料,将最后一批散页按时间排序装订成册,形成第25本,完成赵彦偁所有日记的整理装订工作。从1983年到1994年历时11年,赵凤来仔细研读日记,写下大量的读书笔记,在这期间,为宣传弘扬《三愿堂日记》,他还撰写多篇文章,引起各方有识之士的重视。
笔者从父亲赵凤来手上接收这批资料后,继续按照父亲的方式,联系、宣传《三愿堂日记》,2014年经考察调研,决定将部分《三愿堂日记》的复印本赠送镇江市图书馆古籍部保存。
2020年,镇江市图书馆收集镇江历史文化资料拟出版《镇江文库》,希望收录《三愿堂日记》。笔者将家中所有未扫描日记送到图书馆,完成日记的全部扫描工作,并同意《镇江文库》的收录。《镇江文库》编辑部本着《三愿堂日记》作者是书法家,其手迹就是艺术品的理念,直接采用扫描件印刷的方式将全部25本日记列入《镇江文库》印刷出版。2021年,亦即距《三愿堂日记》问世140年,这部镇江乡邦文献终于全部出版了,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