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5日
第014版:最镇江

兴建水利造就鱼米之乡

葛城遗址

对水的科学认知与利用,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善为国者必先治水,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到公元前3世纪的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再到被称为世界水利建筑奇观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凡是有水的地方,必有城市的兴起、区域经济中心的发展和崛起。

河姆渡遗址(距今七千多年)第二层发现的一眼木构浅水井遗迹,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水井遗迹。这个发现意味着,我们的先民在此之前已经拥有了管理水的能力。

早在新石器时代,聚居在今日句容丁沙地遗址(距今七千年左右)的原始先民,就已懂得在村庄外围挖掘壕沟,以防兽害及外氏族的入侵。在马家浜文化时,居住在太湖南岸的湖州邱城遗址(距今六千多年)的先民,已开凿了小型渠道,把水源引进住地,以便饮用洗涤。

水井的普遍使用,对农业的旱涝保收与定居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位于宁绍平原,具有高超木作技术水平的河姆渡先民早已熟知在村落中“凿井而饮”,并构筑木材为井框,以防泥土塌陷其中。距今四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水井的开凿已较普遍,这在苏南的常熟、无锡、吴江、吴县、江阴、昆山和浙江的嘉善和上海青浦等地都有发现。

水是吴文化发展的自然基础,水利是吴地发展的命脉。水利治理工程的好坏,不但是当时农业生产发展状况的反映,更是王朝盛衰的一大标志。

水路是古代物资运输的主要通道,说到运河,我们会想到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与这些运河相比,中国古人开凿运河的历史要早得多。位于江苏省无锡境内的伯渎河是中国历史上开凿的第一条人工河流,具有3200年历史。流经坊前、梅村、荡口,直至漕湖,全长43公里,是我国文字记载最早的运河。传说,泰伯奔吴定居梅里后,“穿浍渎以备旱涝”,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率民众在今苏州、无锡间开凿了这条农田灌溉总渠,从而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三千多年来,伯渎河就像母亲,默默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吴地人民。

西周以降,吴国的统治中心主要在宁镇地区。水利工程的修建,不但便利交通,而且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也起有重要作用,因此,治理水患、防旱排涝、保境安民,成为吴国统治者的重要工作。

江南并非天然的鱼米之乡,太湖平原之所以后来发展成为“肥饶水绝”富庶的粮食基地,除因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当同先秦时的吴国及至越、楚、秦等国所进行的农田水利建设分不开。吴地曾多次遭遇海侵水扰,外灌内涝,造成汪洋泽国、地毁人亡。面对太湖流域的洪涝灾害,千百年来吴地人民不畏艰险与自然灾害作斗争。

连接太湖和长江的胥溪,沟通江淮的邗沟,贯穿太湖平原的江南运河,连接苏州和周边地区的常熟塘、吴江塘,常州的孟渎等一个个水利工程形成的江南运河网络,既抗旱又防涝,大大地改善了江南地区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实力助推了整个江南地区的交通,为吴地文化的崛起打下了坚实基础。

水利还关系到国家安全。发现于2005年的丹阳葛城,经专家论证,为西周至春秋时吴国早期城垣遗址。城址内分布有窖穴、房基、水井、水沟,城址外分布有土墩墓。葛城的形制很独特,水和城环环相套,从内城往外走,越过8米宽的壕沟,就是60米宽的外城,城外又是一道壕沟,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三层水环绕两层城。专家们根据种种迹象推测,葛城可能有三层水三层城,总面积在4平方公里以上。这种水环城、城环水的结构和常州的春秋淹城一样,但葛城的内城比淹城时代更早、规模更大,说明当时的人们十分重视开发利用水利资源。

根据镇江丹阳周边遗址推测,葛城遗址可能是吴国由北向南迁徙过程中,在宁镇地区到太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建立的重要政治中心,可能是吴国早中期的都城城址,也是迄今为止,江苏境内发现的时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保持较为完好、内涵较为丰富的吴国古城。葛城遗址对于江苏商周时代考古及吴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修水利,便利了交通,发展了农业,带动了工商,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因水成市、枕河而居”的空间格局形成了江南传统乡村特有的水网格局。

(张剑 马彦如)

2022-04-25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192516.html 1 3 兴建水利造就鱼米之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