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是礼的载体。《礼记·乐记》中有“乐者,天地之和也”,意思是乐所表现的是天地间的和谐。
中国是世界上音乐文化发生、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相继发现了不同质地、不同类别的乐器,证实礼乐文明是中华古代文明的内核与特质。
乐器是表现音乐的手段和工具,是乐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古代乐器进行研究,对于分析、认识乐器存在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功能,对于认识、了解古代音乐文化甚至对于认识、了解我国古代礼乐文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周代是一个“无礼不乐”“无乐不礼”的“礼乐”时代。乐,在其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周代社会使用音乐有严格的规定,这就是礼乐中的音乐制度。
以乐器演奏方法为基本分类标准来观察两周时期宁镇地区出土的乐器,可知出土乐器多为体鸣乐器,器类有錞于、勾鑃、丁宁、镈钟、钮钟、甬钟、磐、铜铃等等。
从乐器的质地来看,有青铜、原始青瓷、硬陶和泥质陶,其中青铜乐器为实用品,而原始青瓷、硬陶和泥质陶质地的乐器为青铜乐器的仿制品,非实用品,但其大小尺寸基本和青铜同类乐器相差无几。
在吴越文化系统的乐器中,錞于和丁宁(钲)是吴越地区常见的打击演奏乐器,从考古出土情况来看,一般是錞于与丁宁配伍使用。錞于未见有铭文,更无自名,多见于文献记载。《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錞和鼓”,郑玄注:“錞,錞于也。圜如碓头,大上小下”;《国语·晋语》:“战以錞于、丁宁,儆其民也”。这两段文献记载明确告诉我们錞于的大概形制和具体的适用场合。
春秋时期的錞于多是青铜制作,战国时期则为原始青瓷或硬陶。除质地方面的变化外,也表现在纹饰内容上,春秋时期的青铜錞于多装饰云纹、雷纹、兽面、人面等,而战国时期的原始青瓷或硬陶錞于,则装饰“S”形堆饰、刻画“人”字纹、“C”形纹,与春秋时期的纹饰相比,显得比较轻松活泼,更具有生活气息。
春秋战国时期编磬的地位十分显赫,出土较多石磬。宁镇地区出土两套编磬皆在镇江。一套为1984年镇江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出土,共12件,大小有序,青灰色和黑色石灰石磨制而成,曲尺形,有倨孔,底边呈弧形。另一套为1987年谏壁青龙山墓出土,由于该墓早年被盗,仅有编磬残件。
1985年,镇江丹徒谏壁镇王家山发掘了一座东周墓葬,出土青铜容器、乐器、兵器、车器及生产工具等102件,其中的瓠形人面纹錞于为首次发现的青铜器器形。三件錞于,大小有序,弧圆形顶,无盘,顶端有虎形钮。錞体上部向前方倾斜,有云纹、三角云、螺旋纹、鸟纹等多种纹饰。正面肩腹部向前突出部位浮雕人面纹,腹部有一兽形边棱,腹内有两个三角形矫音孔,造型奇特。出土勾鑃1件,长柄,柄上有孔,体饰一道凸弦纹。专家推断为春秋晚期遗物。
“季札观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观乐与评乐活动。吴公子季札出使鲁国,向鲁国提出“请观周乐”的请求,即观摩鲁国所保存的西周王室乐舞。在演奏的过程中,季札点评《邶风》《庸风》《卫风》等乐曲,在鲁国人面前显示了他对礼乐的精到理解,表明了吴国也是周礼之后。
根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的吴国,为周太王长子泰伯之后,居于今天的江苏南部。因地处东南,与中原往来较少,吴国的文化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吴国王室虽然是“华夏”后裔,但是其民为“蛮夷”,其俗为“文身断发”。
自两汉开始,历代学者关于季札观乐就存在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或认为此事真实可信,却苦于找不到令人信服的佐证;或认为此事为后人编撰,他们认为春秋时期的南蛮吴国不可能具备如此高水平的诗乐批评。
宁镇地区是西周、春秋时期吴国的中心地带,随着该地区一批吴国贵族大墓的发现,乐器不断出土,为研究吴国礼乐文化的面貌奠定了基础。也充分证明,吴国季札完全可能具备高超的诗乐批评水平,季札观乐真实可信。据记载,季札后被封于延陵,故号“延陵季子”。
(马彦如 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