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期,中国人的丧葬意识相对淡薄。夏、商之前,丧者葬于郊野,无堆无坟,不作标记。《礼记·檀弓》里记载:“古者,墓而不坟”,意思是,古人的墓与地面齐平,不封不堆。
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总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各时代、各地域呈现出迥异的丧葬习俗。土墩墓是江南地区青铜时代的一种独有葬俗,主要分布在江、浙、沪、皖、赣和闽北,它们分布范围大,延续时间长,在中国青铜时代考古当中占据重要地位。
《周礼》有载,“众生必死,死必归土”。丧葬习俗的形成,同人们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以往学术界普遍认为,“土墩墓是西周时期江南地区一种特殊的埋葬方式,主要分布在苏南、皖南和浙江、上海等长江下游一带。这种墓有坟丘而无墓穴,利用丘陵地带的山岗或平原上的高地,在地面上安置死者和随葬器物,然后堆积起未经夯打的馒头状的土墩。每个墩内埋一墓或埋几座甚至十几座墓……”作为先秦时期有别于其他地区特殊葬俗的江南土墩墓一般没有墓坑,采用平地掩埋、平地起封的特殊方式安葬。后来也发现有土坑现象,但并不普遍,主要集中在一墩一墓的土墩中。
根据考古发掘,土墩墓的随葬器物有青铜器、原始青瓷、几何印纹硬陶和玉器,夹沙陶多为炊器,几何印纹硬陶多为盛器,原始青瓷多为石器。器物组合以鬲、鼎、釜、坛、罐、瓿、豆、碗为主。土墩墓的大小与其随葬品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这也是其墓葬的特点之一。
江南土墩墓有一墩一墓,也有一墩多墓现象。一墩一墓即一座封土坟丘内只埋设一座墓葬,有的在墓葬四周的封土内掩埋祭祀器物。一墩多墓系在一座封土坟丘内分层次埋有多座墓葬。因土墩墓规模宏大,工种浩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土墩墓堆土掩埋、平地起封,营造程序大致如下:选择墓地-平整土地-奠基活动-垫土形成土台-挖筑墓坑-下葬-封土。土墩墓的葬俗丰富多样,具有代表性的有向心布局、聚族而葬、立石祭祀、瘗埋器物、燎祭等,使用船棺以及人字形木椁等。
宁镇地区的土墩墓开始于西周前期,盛行于西周后期和春秋时期,至战国早期逐渐消失。专家认为,这种特殊方式安葬和吴越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土墩墓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看,与吴越两国的疆域大致相符。公元前473年,吴被越所灭,吴国的版图归于越,公元前334年越被楚所灭,吴越全境隶属于楚。土墩墓这种特殊的葬俗,遂被楚国竖穴土坑木椁墓所取代。
镇江是土墩墓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经过镇江及其周围运用遥感技术进行普查,共查出土墩墓3000余座,分布范围广且密集。除在丹徒至大港沿江和丹阳平原地区有少量分布外,绝大多数分布在丘陵山地,呈散点状分布,一般仅一、二十座,葬式为一墩一墓或一墩多墓,重点在茅山山脉两麓,大墓则集中在沿江谏壁到大港一线的高岗上。
镇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见于三千多年前的一件西周青铜器物“宜侯夨簋”,1954年6月出土于镇江大港烟墩山土墩墓,其120余字的铭文记载了周康王封夨为宜侯并赏赐器物、土地、奴隶等重要事实。专家断定铭文中的“宜”即在今丹徒一带,是吴国的发源之地。宜侯夨簋是西周封建诸侯的重要物证,因其对研究吴文化的重要性而被称为“吴国第一铜器”。
2005年,江苏句容、金坛土墩墓葬群的发掘是考古史上土墩墓葬考古中颇具规模的一次,震动了考古界,被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评为“200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在此次考古中共发掘土墩40座、共清理墓葬233座,在发掘中发现并确定了一个土墩配一座墓的现象和一墩多墓现象。其中,一墩多墓现象更为普遍,墓葬最多的一个土墩竟然埋藏了44座墓葬和一组祭祀器物群。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考古实践证明,镇江是吴国前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其都城“宜”就在镇江丹徒一带,这里分布着密集的聚落遗址和吴国王室大型土墩墓,历年来出土众多的青铜器,反映了这一时期吴文化青铜器的面貌特征。
土墩墓作为长江下游江南一带特有的丧葬形式,是江南地区分布最广、保存最好、最为典型、最具土著文化特色的周代文化遗存,代表了长江下游江南地区的文明发展进程,是吴越文明产生、发展、繁荣的重要见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土墩墓,江南地区的周代历史与文化将变成一片迷茫和空白。
(张剑 马彦如)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