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共评选推荐入库培育企业450家;组织备案7批次共79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申报高企数量同比增长27%,申报通过率列全省第三……2020是特殊的一年,面对疫情大考,科技局迎难而上,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交上了一份漂亮的工作答卷。
而科技局高新处作为牵头高新技术企业推荐,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企业等培育发展工作的处室,根据今年产业领域技术发展需求,按照《2020年市级机关“三个争创”活动方案》部署,认真落实“五抓五促”提效能、全力夺取“双胜利”专项行动要求,争创“市级机关服务先锋岗”,通过贴心、用心、尽心“三心”服务,不断提升科技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助力全市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运用“线上+线下”模式 完善服务企业“新机制”
近年来,市科技局高新处围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主题,有序“推进经济发展、服务产业强市”工作,运用“线上+线下”模式,持续改进高企申报、认定、入库培育等方面的服务举措。
在线上,依托局门户网、“镇江科技”微信公众号和“政策咨询QQ群”等,及时发布政策资讯,第一时间为企业答疑解惑。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高新处第一时间落实相关通知,降低疫情对服务企业的影响。
在线下,组织各地科技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实操培训,处室工作人员“下沉”支援薄弱地区,提升高企培育工作组织水平。还编制印发辅导材料,召开全市高企申报培训会、实训会等培训辅导,帮助企业有效掌握高企申报要点,提高申报质量。
经过创新组合服务模式,全市高企申报工作结出累累硕果:今年共评选推荐入库培育企业450家;组织备案7批次共79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共组织申报高企771家,同比增长27%,申报通过率列全省第三,全市高企总数达1188家。
打出“政策+项目”组合拳 提升企业创新“获得感”
为更好地推动“政策惠企”,市科技局开通了“科技政策专递”,第一时间将科技政策文件、项目指南等送到企业家手中。今年,全市共有333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减免9.25亿元;1345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抵扣应纳税所得额51.79亿元;140多家企业领取市“科技创新券”3000余万元,科技企业通过享受科技创新的“政策红利”有效降低了创新发展成本……
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不少科技企业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和挑战。对此,市科技局积极推动落实房租减免政策,对承租国有孵化载体用房的中小科技企业,给予房租免租、减租的扶持,为764家孵化企业减免房租1007万元。
在“项目惠企”方面,市科技局针对企业技术需求,编制多部项目指南,引导和支持科技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截至目前,今年共受理市级科技计划研发项目67项,择优立项资助33项。与此同时,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培训会”,指导多个项目(课题)申报国家和省重点研发项目。
搭建“科技金融+科技载体”平台 创新创业“强支撑”
为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疫情冲击,缓解企业资金难题,有序推进科技企业复工复产,高新处一方面强化金融产品创新,联合银行、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高企融资直通车”活动,对32家高企发放“高企贷”2.09亿元。同时,及时送出贴息礼包,对今年新增的“苏科贷”和其他“中小微企业助力贷”,实行适度贴息政策。截至11月底,已发放“苏科贷”108笔,3.51亿元;发放“中小微企业助力贷”91笔,2.97亿元。
疫情期间,市科技局创新服务方式,将科技企业融资路演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平台,实现在线“云路演”。5月份起,每月至少开展一场以上对接服务活动。
“科技载体”是助力企业集聚资源的主要手段。今年,高新处围绕创新创业需求,构建更优孵化链条和众创社区,全年共获批1家省级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社区、6家省级众创空间,为吸纳集聚创新项目和创业人才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广阔的舞台。
下一步,市科技局高新处将继续围绕“产业强市”这一主题主线,准确把握企业需求、有效提供精准服务、不断提升工作实效,为镇江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硬核”力量。(郑淇元 杨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