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兆春
青少年时,酷爱养金鱼,一度到了痴迷的地步。满脑袋想的都是金鱼,三句话不离养鱼经,常为鱼而废寝忘食,故得雅号“小鱼人”。
有人喜欢养狗,有人爱养猫,而我对金鱼至今情有独钟。我住在市区仙鹤巷22号时,有一个挺大的院子。我在院里地上埋了口大龙缸,用来养金鱼。鱼缸一小半露在地上,一大半埋在地下,夏天有凉气,冬天有暖温,这种环境很适合金鱼生长。
空闲时,我带上积攒的零花钱到巷头卖金鱼的小店里,花一毛钱买两条。买得多有优惠,两毛钱能买五尾。买回后,将鱼放在大缸里养着。
养鱼自然要有水,自来水不适合养金鱼,因为有漂白粉。于是,我常到对门邻居家的老井里提水。那时候年轻,一提就是十几桶,乐此不疲。金鱼缸很大,口径有一米,深也近一米,每星期得给金鱼换一次水,不然水浑后会缺氧,鱼会很快死去。
刚开始养鱼那会儿,鱼养了不长时间就死了,只好再买,花费了不少零用钱,交了不少学费。不过也值得啊,不但和卖鱼的大爷成了忘年交,能花小钱买到好鱼,还可讨教到东西,听他讲养鱼经,学到不少养金鱼的知识。后来我也摸索出了养鱼的经验和方法,鱼是越养越多,不用再花钱买鱼了。
金鱼种类繁多,较好的有珍珠、朝天龙、水泡眼、蝶尾、红高头、鹤顶红、五花、龙眼、墨龙睛等。好鱼种都是双尾,很有美感,而单尾巴的就没什么人养了。
最初养金鱼时,喂金鱼的饵料,是从卖金鱼大爷那儿买的红虫,金鱼特别喜欢吃。鱼养多了后,没钱花了,就自己动手做了个小网,提着小桶,步行几里路,到昔日的三官塘的小塘里捞红虫。那时的三官塘是一片菜地,地中的池塘有几个,池塘里有红虫,每次都能捞到满满一小桶,够金鱼吃一星期。那时没有自行车,几里路全靠双腿跑,年少不知累。一趟又一趟,满满都是情趣,满满都是养金鱼的乐趣。
也许是捞的人多了,或是水塘的水质变化了,三官塘的红虫渐渐少了,我就不再去三官塘了。我改喂它们三样东西:一为水草,二为鸡蛋黄,三为米饭。开始鱼不怎么吃,后来金鱼们饿了,慢慢地也就适应了,每天都将饵料吃个精光。看着金鱼由小变大,由少到多,在水里游动,美艳动人,如一幅会动的粉彩画,让我非常欢喜。
四季轮回,每到春暖花开时,也是金鱼产卵时。母金鱼身短而圆,大尾巴,公金鱼是体长尾巴短。要产卵时,母鱼在前游,公鱼在后追,只见母鱼尾巴一抖,一串串鱼卵就落在水草上了。此时应将水草赶紧捞起,不然,鱼卵就会被其他鱼吃掉。然后,将鱼卵放在放满水的盆里,摆在有阳光的地方晒,不到一周小鱼就出来了。
小鱼出来后,要单独养,不然会被大鱼吃掉,养鱼的水要常换,隔一天换一次。小鱼都是黑色的,看不出品种,待两三个月后,小鱼成形了,颜色才显出来,能清晰地分辨出鱼的品种,此时方可将新鱼和老鱼一起养了。
到了冬天,鱼缸表面会结寸把厚的冰,好在缸有一大半在地下,有地气,这时的金鱼就不用喂食。金鱼也会冬眠,个把月不用换水喂食,来年冰融化后,一切照旧,洗鱼缸、换井水、喂食老三样。
金鱼养多了,吸引了左邻右舍的小朋友,常有和我要金鱼的。他们从家里拿来玻璃器具,装上几条小鱼,很是开心。可没过几天,他们又来了,说是鱼养死了,我只好补上几尾。如果他们再来要,那就没门了,我可是好人做到家了。
如今,我住进了高楼,在小院养鱼的条件没了,养金鱼成了一段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