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质朴、雅俗共赏的泥塑,体现了劳动人民精湛的手工技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人类是由女娲抟土捏制而来。民间更以泥塑祈求平安,驱邪避灾。
泥塑艺术在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考古工作者从两汉墓葬中发掘了大量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泥塑艺术于唐代达到顶峰,发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许多手工艺人专门从事泥人制作,形成制作、售卖一条龙的“前店后坊”特色。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供儿童玩耍,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
泥塑玩具,古人称作“泥货”,人型的则叫“土偶儿”,是中国的传统玩具。宋代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以及城市集镇的相对集中和繁华,推动了泥塑行当的发展。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北宋东京每逢七夕,街头“皆卖摩侯罗,乃小塑土偶耳”。“小塑土偶”即泥塑儿童像,又被称为“磨喝乐”,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犹如现在的“芭比娃娃”,不仅平民百姓买回去“乞巧”,达官贵人也会买回去供奉玩耍。
镇江博物馆收藏了一组五个宋代儿童泥塑像,先后于1976年和1996年在镇江五条街小学一处宋代遗址上发现,附近同时还发现了宋、元时期的泥塑手工作坊遗址。五个宋代泥孩儿全部为男娃,光头,着开襟薄衣,神态、造型、动作各异,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儿童玩耍嬉闹的场景:一娃作被摔倒之状,仰面,张开双手,两脚上蹬;一娃趴在地上,双手一前一后,屁股撅起,双脚弯曲,似匍匐前进;一娃双手抄袖而立,面无表情;一娃冷静沉着地站着,左手握拳,右手在下;还有一个坐在地上,头歪向一边,似乎在发表演说。五个男孩栩栩如生,体形准确,表情丰富,欢愉之态跃然而出。
这些泥娃娃,均用黄黑色细泥捏塑后烧制而成,通体未施釉,个别地方略施彩绘,传神而富有意趣。部分泥塑身后有“吴郡包成祖”“平江包成祖”“平江孙荣”等楷书阴文戳记。吴郡、平江均为宋代苏州的别称,包成祖、孙荣应为当时的捏塑名匠。这与《东京梦华录》所言的“摩侯罗惟苏州者极巧”相吻合,物勒工名的方式,让我们知道了作者的姓名,印证了泥孩儿的时代。
泥塑原材料以泥为主,较容易取材,价格也相对低廉。“七夕”是宋元玩具制作和买卖的高峰。每逢七月初六、初七日晚,市民多结彩楼于庭,唤作“乞巧楼”,放置“磨喝乐”,作乞巧之用。“磨喝乐”是梵文音译,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儿子,佛教天龙八部之一,传入中国以后经过汉化,由蛇首人身的形象演化为可爱的儿童形象,具有祈子、宜男之意。
泥孩儿在民间礼俗上还有一个特殊的用途是乞求子嗣。封建社会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深深影响着社会行为和风气,百姓无不期盼生男孩传宗接代,因此,民间流行供奉“泥孩儿”祈子的习俗。
泥孩儿虽在宋代形成一定的制作规模,但因其原料是泥土,难以存世。镇江博物馆收藏的这批泥孩儿,均为手工捏制而成,在目前全国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中数量、质量、种类均处于前列,并且科学发掘于当时的作坊遗址,实属难能可贵,是反映镇江地区其时社会生产、生活情况的重要文物。
(马彦如 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