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卢伟庆
上周寻觅《我的九个厨房》和《家住圣·安哈塔村》两本书时,在厦门“外图图书专营店”见到繁体字版本,下单买了回来。书由台湾印刻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版权页如贴藏书票一般,贴着一张淡黄色小纸片,上有“本书中任何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和内容词句一律不予承认”字样,两书文字都是竖排。
曾参与过一个小实验,一段文字稍稍前后颠倒,读者还是能看懂意思,读繁体字书也有类似感觉。习惯了以后,尽管有个别字认不出来,总体能理解句子、段落及整篇文章的意思,阅读速度也不会明显慢下来。书里的繁体字,由于笔划多,很多都写不出,但能认识。想把繁体字写准确,有一个办法就是拆字。好比有些笔划多的简体字,如“赢”字,一个字能拆出五个字,把这五个字按顺序写完,你“赢”了。说到字笔划多少,想起一个小笑话。一次,老师罚两个调皮的孩子把各自的名字写一百遍。一个孩子很快写完,另一个还在费劲赶写。老师问这孩子怎么这么慢,孩子回答:“老师,他叫丁一,我叫魏昌富。”
又找来一些繁体字书籍翻阅。古籍、史书用繁体写、刻、印,要转成简体只有把它们翻译过来。“老课本精粹”系列的书,常见繁体。近年的出版物,如《管锥编》,为保持原貌,也用繁体印刷。读者可能见过或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简写字”,用了一阵基本又消失了,笔者直觉“简写字”简得过了些。汉字简化有个过程,“繁体字重回校园”的可能性不大,平时工作中遇到不能确定的字,就多翻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了。
手头有三联版叶灵凤《读书随笔》,买的旧书,三本书凑成的一套。编辑会有些轻微的强迫症,为稿件加标题、分段、改别字什么的,对书也是如此,想得到一套更漂亮的。2019年见到香港三联书店新出《读书随笔》,在“中华商务进口图书专营店”下单,同时选中一本天地图书公司《香港当代作家作品选集 叶灵凤卷》。书虫知道进口图书“价昂”,又想买,就在其他方面省一点吧。四本书总金额人民币614元,优惠50元,付款564元。
《香港当代作家作品选集 叶灵凤卷》包含了叶灵凤先生的主要作品。读这繁体竖排的书,一边读,一边可能不知不觉微微点头。点头活动颈椎,辨认繁体字开发大脑,读书真是好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