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1日
第015版:银潮周刊

沈专家的三江一日

文/赵惠如

今年是精准扶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年,年过七旬的江苏省劳动模范、镇江唯一由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领衔人、农业专家沈晓昆在6月14日又一次去了三江。这是8个月的时间里,他第三次去三江扶贫。前两次分别是去年11月和今年4月。

6月14日,沈晓昆很晚才到达三江。15日上午,他已忙碌在三江独峒八协村的七彩农业园的绿色稻田里。他穿着红色T恤,映衬着绿秧苗,就像绿色地毯上绣了一朵红牡丹。73岁的他,走起路来像37岁的小伙子,满头白发就像戴了一顶白帽子。看着那25天长成25公分的秧苗,他和侗族农民笑得合不拢嘴。

当天,他在三江现场指导稻鸭共作技术。先起秧、后插秧,一片片水汪汪的田野,插上秧苗很快就变成了淡淡的绿色,5天后就会变成嫩嫩的绿色,那时候就可放鸭子啦!鸭子既可以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鸭子的粪便还可以成为秧苗的有机肥料,同时还可以为稻田松土,不用化肥和农药,不用人工松土和除草,一举多得。

三江水稻种植采用的是传统的水育秧。费秧田费工费水,沈晓昆手把手地教他们学习塑盘育秧技能。三江没有育苗盘、基质和无纺布等销售,沈晓昆就从江苏购买,提前通过快递发到三江。这些,现在也已一一用上。

此前,因为新冠疫情突发,沈晓昆只能远程指导三江农民朋友育秧。育秧后,秧田出现了田鼠吃稻种的状况,当地农民放诱鼠弓灭鼠,但是灭鼠效果不理想。沈专家叫他们不要把死鼠拿出秧田,用死鼠来吓走田鼠。结果,非常有效,田鼠没有了,育秧苗的稻种保住了。

习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说:“脱贫致富少数民族一个不能少!”沈专家在身体力行,他三下三江,精准扶贫,手把手指导侗族农民学会了稻鸭共作的致富技能。

在去三江之前,沈晓昆在退休后的十来年里已先后参加了四川绵竹援建、新疆伊犁援建、贵州沿河扶贫。从三江回镇江后,他还要马不停蹄地去重庆扶贫。

他说他并不是一人在冲锋,他的身后是他的劳模团队以及银发生辉团队。

6月14日上午,沈晓昆在独峒镇八协村七彩微田园指导稻鸭共作;下午,他又来到了独峒镇独峒村。独峒村的两个年轻人搞起了农村电商,希望帮助乡亲们多卖出一些家乡的特色农产品,带动大家一起脱贫致富。这里的年轻人想种植五福稻,挖掘侗乡的传统水稻品种,生产和销售独峒黑米、独峒红米、独峒糯米等新老品种的五福米。他们在这里遇上了长期从事水稻应用推广的农业专家沈晓昆,沈专家加了他们的微信,表示愿意提供这方面的知识与经验。

随后,独峒镇的秦副镇长来向沈晓昆请教种植食用菌的技术问题,沈晓昆向他推介了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团队的学者。独峒镇的侗乡农民画历史悠久、小有名气, 怎样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是他们的殷切希望。沈晓昆又向镇江的金山杂志相关负责人推介当地一个有功底的侗乡农民画家。

扶贫路上,沈专家忙碌并快乐着。

2020-06-21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83932.html 1 3 沈专家的三江一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