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陈先生寻到一张民国镇江老发票,上面印着一家名为“永和林记漆庄”的商铺,这张老发票能够给我们提供哪些信息呢?记者进行了了解。
民国镇江的一家漆庄
这张老发票长24厘米,宽12厘米,从尺寸上来看是一张大号发票,但是这张发票的印制略有些粗糙,不是正规的印刷厂印制,而是一些小的印刷作坊生产的,上面没有线框,只是采取的红色单色印刷(图1)。
发票右上角印的是“西门城外镇屏街口”,这是漆庄的地理位置,西门桥的西边一片都称城外,而“镇屏街”原先在老宴春的西南方位,现在已没有了;发票中间的上部是广告语,分别是“中外油漆,各色颜料,如蒙赐顾,价目克已”,这个“克已”现在已很少用了,字面意思是克制和约束自己,旧时商店用来自称价钱公道,不多赚钱;发票中间下方还有几个红字,“外加”写在最上端,下面的小字是“印花、下力、出栈、包皮、公厘”,虽然有些字义不是太清楚,但基本上这些都属于“附带程序”或“附加费”的范畴;而左下方才是店名,写着“镇江永和林记漆庄发货单”。
这次买了什么呢?发票上的内容都是用毛笔蘸墨书写的,最右端两个大字“发奉”是发票的旧称,“甲磁红漆四听(去壹听),甲磁白漆壹听,漆刷壹把,计……”费用写得龙飞凤舞,比较难认,记者只能认出其中有“贰元”的字样,左侧是购买日期,“中华民国廿四年贰月廿七日”,也就是1935年,当时镇江是民国江苏省省会。
当然,这张发票右上角的印花税票也值得一提,它是壹分面值的“国民政府印花税票”,上面还盖有一枚菱形的“镇江永和林记漆庄”印章。
堆栈出货是重要渠道
那么,付款方是谁呢?是“上海光华火油公司”——发票上有一个蓝色的“上海光华火油公司付讫”长方形印。这枚印的上方位置还有一个英文的“付讫”长方形印戳,这大概是有洋商背景的企业都会用的一种戳,因为当年的“火油”基本由洋商在经营,所以会用这样的英文付讫戳。上海光华火油公司当年在镇江设有一个办事处,买货就是以办事处的名义买的。
再仔细看,还会发现位于发票下端的一枚椭圆形印章里面有三行文字——镇江、光华火油公司堆栈、河北街。这枚印的位置是与红字印刷的“出栈”相对应的。“堆栈”是什么呢?其功能类似于现在的“货仓”,但远比“货仓”的功能多样。
在民国镇江商业的整体运作当中,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堆栈”的身影,往往堆栈业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环节,客商贩运货物到镇,大多先将货物存入堆栈,遂形成了“客商—堆栈”这样一种模式。而镇江的一些商店出货有时也要从堆栈提货,特别是涉及到一些洋货时,这种方式更是大行其道。在某种特定的商业条件下,或者受镇江商业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客商因为业务需要或受困于有限的周转资金等因素,会对堆栈业产生强烈的依赖性,这张发票就较好说明了这一点。光华火油公司因为在镇江的业务量比较频繁,所以自己设立了一家堆栈公司,方便第一时间走货和出货。
陈先生表示,那个年代的商家诚信度很高,自觉纳税,不论大小均开具发票。“看这张发票,有手写温度,有各种印章画押,所谓民国范儿,就是做事一板一眼。”
民国国产漆多上海造
油漆不仅能增加美观,还能防锈、防酸、防腐、避电等,火车、桥梁以及普通建筑物无不要用到油漆。当时国人用的油漆多引自国外,直到民国四年才出现了国产油漆。
近现代以来,中国油漆业经历了一段曲折历史。
1915年,上海的阮霭南、周元泰以一部搅拌机、几只熬油锅,创办了上海开林油漆厂,开启中国涂料工业的历史,开林被誉为中国近代涂料工业的“开山鼻祖”(图2)。之后,从1916-1934年,上海振华实业公司、天津大成油漆厂(后改为中国油漆公司)、振华油漆公司(现上海振华造漆厂前身)、天津东方油漆厂(冯叔安等人创办,现天津油漆厂前身)、上海永固造漆公司、汉口建华油漆厂(现武汉双虎涂料公司)、天津永明油漆厂(中国近代涂料工业的奠基人陈调甫创办),永华油漆厂、万里油漆公司和上海喷漆厂等相继建立,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自产油漆业的雏形。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大多数油漆厂被日军接管或破坏。连年烽火,使民族油漆业遭受重创。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涂料工业接近瘫痪。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只有50家油漆厂,从事涂料生产职工只有千余人,涂料产品几十种,且都是低档品种,总产量不足万吨。
无论是油漆还是颜料,都属于化学工业,民国时期的镇江没有企业生产过,所以当时的漆庄或颜料店,无论是经营国货还是洋货,都属于纯粹的经销商。直到1966年,镇江新华化工厂才开始生产普通氧化铁红颜料,镇江才第一次有了地产的颜料产品。
民国镇江漆庄颜料店
民国油漆颜料店当年都喜欢用“某某庄”,算是一种约定俗成。
民国镇江城内的漆庄,开店业主来源不太一致,大多以川陕一带人士居多,而店铺的销售多以江北一带为重,在镇江本地的销售量并不大。由于这一行的利润并不高,如果不节省开支的话,很多店铺都很难维持。1922年左右,当时镇江城内比较大一点的漆庄有八九家,包括中兴、老忠兴、义兴升、元兴瑞、立成、天祥、泰昌、晋康承、贾永隆等,大多集中于天主街、镇屏街、鱼巷、柴炭巷一带。
而民国镇江的颜料店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1918年11月)期间获利最多,后来因为开设店铺逐渐多起来,货物量又比较充足,营业就慢慢变得清淡起来,大多成为无利可图的店铺。上世纪二十年代,镇江城里较大的颜料店铺为“增泰来”和“润记”两家,但是他们的主要业务多在于染色一种用途,其他的还有谢德兴、徐泳泰、福泰来、恒记、钧源、严大生、森茂、杨永记等,大多集中于小街、万家巷、镇屏街一带。
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漆庄和颜料店铺因为业态比较相近,很多店铺不再细分,而是逐渐趋向合并起来,对外统称漆庄或颜料店,但实际上油漆和颜料都卖。
漆庄漆匠的捆绑关系
有漆庄就有漆匠,民国漆庄生存状况的好坏跟漆匠也有一定的关联,即双方有一定的利益链条,或者说这种合作共赢关系是因为在多次的购买行为中双方互动产生的结果。这很好理解,因为这样的关联一直延续到现在,如果你装修过房子,一定深有体会,一般都是粉刷匠领着你去购买相关涂料,因为你确实不懂。
漆匠是指以前用漆对木器、藤器或者竹器进行粉刷翻新的工匠。在过去,漆匠粉刷器物所用的漆是从漆树上收集起来的天然漆所制成的,在民间人们也把它称作“土漆”或者“大漆”。以这张老发票为例,光华火油公司买了“红漆四听、白漆壹听、漆刷”,明显就是用来调色和粉刷的。
当然,上漆时机也有讲究,陈先生还有一张民国漆庄的广告单(图3),上写:“诸君注意,漆之性质属阴,逢阴雨天卑湿地用之相宜,若在夏日阴雨淋漓用漆家器,不但速干,而且光亮异常。”这可以理解为漆庄对购买者的一个友情提醒,因为并不是所有购买者都是漆匠,总会有一部分普通市民或菜鸟人士来购买。
民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木匠怕漆匠,漆匠怕亮光”,木匠刨得光洁不光洁,油漆以后,一览无余;漆匠漆得均匀不均匀,亮光一照,纤毫毕露。以民国年间的木制家具为例,考究一点的都要油漆,尤其以床、香几、漆桌、椅子为多,如今在镇江的不少古玩店里,你会发现一件漆得好的家具,用了上百年依然能够光亮如新。
现如今,土漆已渐渐地在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各种各样化工合成的人造漆取代了制作工艺复杂烦琐的手工漆,而机械化喷漆的方法也渐渐取代了旧时漆匠刷漆的工艺,曾经活跃一时的手工漆匠也快要失去市场了。
(竺捷)
本版摄影 竺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