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走到花山支路附近,记者偶然看到一片里巷小店,门口的小黑板上用粉笔写着“岁末大清仓,欢迎选购”的大字标题,一角还画着两个红灯笼,心中立刻就有了过年的味道,原来岁末年终的年味,不仅仅在大超市里才能寻得,街头小店的手写打折广告才是一道永远不变的风景,走过一条老街巷,如果有临街小店的话,十有八九门口都有一块“年终甩卖”的告示牌。
十年小店想转型
这家小店名为“点点的杂货铺”,一看就有点情调,它与花山支路这一片的小吃店、食杂店、蔬菜店、米油店、皮鞋店都不太一样,透着一股淡淡的文艺气。老板韦女士表示,自家店小,只有30平米,所以开店的时候,临时想到了这个词,没想到一直用了十年。
这家小店什么都卖,记者粗略浏览了一下,有各种应季的服饰和饰品,还有各种日用小百货,同时还有文玩和文创产品,甚至玉器和字画也经营一些,店里还摆着一张古琴,韦女士闲暇时也会弹两曲,算是给客户的免费待遇。
概括十年小店经营之路,韦女士用了“还算平稳”这个词,当然,记者知道这个词背后肯定有不少艰辛和付出:刚开店时,韦女士在淘宝也开了一个同名店,没想到实体店的生意竟然蛮好,她索性把网店关了,一心一意经营实体店;2012年时,韦女士的自我感觉最好,之后她逐渐感受到了网店的冲击,于是她将店铺做成了名副其实的杂货铺,什么都卖,一度连休闲食品也纳入了进来,通过这样不断调整经营品种,走过了这十年之路。
十年之后的今天,韦女士又有些不满足了,手上有了一批忠实的老客户,各种货源和渠道也都比较熟悉了,她现在想着把小店从“文艺小资店”往“文化专营店”的方向转,鼠年希望能在文玩、文创、玉器、字画等领域开拓出一片天来,当然她也知道,这并不容易。
对年末清仓,韦女士有自己的理解,她表示这一般是小店年终回笼资金的通行作法,虽然现在网店大行其道,但大多数实体小店基本还保留着这个习惯。前两天,韦女士把手上的一些冬季棉袄都打折处理了,留下的一些服饰春秋季也能卖卖,基本也就算是完成了“岁末大清仓”的目标。
满满的街面记忆
在花山支路上开了10年店,韦女士除了家人之外,很多熟客成为陪伴她时间最长的人,有不少人都成为了韦女士的好朋友。有的时候,韦女士会在深夜接到一些熟客的倾诉电话,对此韦女士毫不介意,反而是尽可能地安慰对方的情绪,由于这么好的性格,也让她的小店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花山支路的拥堵是多年累积的“顽疾”,也是有关部门重点的整治区域。“以前是‘三天一大堵,一天一小堵’,尤其是早晚高峰期,经常看到交警在这里疏导交通,但还是会经常出现拥堵情况。”说起对这条路的整治,韦女士满满的记忆。她表示花山支路造成拥堵的原因主要是支路临近菜场,商贩占道经营、“车载”经营、临街商铺经营外溢严重,加之周边有学校、住宅区,进出车辆、人流都必须经过这条路,所以也是情有可原的。
韦女士表示,应该说政府为改观这条路也下了不少力气,从前些年的将沿街店铺统一出新,再到后来的为一些附近老旧居民区铺设水管,改善生活设施等等,她虽然不住在花山湾,但是作为这里的一个店家,却是看在眼里。
而且经过多年的整顿,可以说从去年以来,这种路上“散漫”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摊贩和小店业主们都变得自觉了,沿街店铺的摊子都收到了台阶上,不再挤占人行道了;电动车的停放也变得有序,进出小区门的路不再“蜿蜒曲折”,这样道路也通畅了,环境干净了,大家住在这一片也都更加舒服、舒心了。(竺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