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润年自编自导,黄渤、王珞丹、谭卓、白客等人主演的《被光抓走的人》,是黄渤策划的HB+U计划的首部全国公映作品。董润年虽是导演系毕业的,但他是以编剧的身份入圈的,他参与编剧的《厨子戏子痞子》《心花路放》《老炮儿》《疯狂的外星人》等,评价均不错。《被光抓走的人》是董润年的第一部电影长片。
从片名就可以看出,《被光抓走的人》是一部寓言式的作品,电影来自董润年的一个脑洞,“如果有一道神秘的光把一部分人抓走,社会的平静与法则被打破,我们该怎么办?”虽然有着一层科幻的外壳,但在电影中,“光”就是个概念,它在电影里也没有一个实际的解答。在这样一个发生在假定情境中的故事,看似荒诞离奇,但从中映射出的角色动机和行为,甚至是社会规则的结构与重建,却最为真实。
就像豆瓣短评有人调侃的,“‘光’应该就是灭霸的那个响指吧”。中国南方的一座小城发生了神秘的“光照事件”,之后地球上有一部分人莫名消失了。而据科学表明,消失的那部分都是成双成对的相爱之人,这似乎也就意味着,那些仍然留在地球上的人,没有拥有两情相悦、情投意合的爱情。可如果他们拥有伴侣,他们该如何去面对自己或伴侣的“不爱”,或者该如何去向伴侣证明自己的“爱”?
“留下的人都是没有爱情的”——面对这场老天爷定下的“真爱标准”,很多人也慢慢陷入这场审判漩涡,这其中,有一直过着模范生活的中年夫妻,有面对老公出轨的妻子,情人消失的小三,不顾家人反对偏要在一起的年轻情侣,还有为爱不惜改变自己的中学女孩……他们或者选择报复与背叛,或者以死证明自己的爱之清白,又或者荒诞地联手,寻找爱人消失的真相,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寻找“爱人的真爱”。与此同时,整个社会也因这一突发灾难的降临发生了规则和逻辑上的转变。而为了适应新世界的生存法则,有的人开始打着“光的擦边球”,极力证明自己的真爱。 可以看到的是,在爱情的主类型之外,《被光抓走的人》还融入了更具批判和荒诞色彩的现实主义类型特色,在华语电影类型市场做出了新的大胆尝试,借此映照出整个集体社会的不同爱情形态,呈现出一个时代的爱情众生相。而从故事外壳的精巧设置到多条故事线索的齐头并进,影片本身也被赋予了更多层次感。
看起来,《被光抓走的人》是一部爱情电影,但其实它也是一则寓言电影。影片在爱情母题的基础上,还融入了更多更深邃的内容表达,在类型市场做出新的大胆尝试与突破。虽然爱情片是华语电影里的主流类型,但像《被光抓走的人》这样不落俗套、叙事完整的高概念爱情片还是少见的。
遗憾的是,电影中的四个小故事发力不均,也不甚统一,最终缺乏一个集中的情感爆发点,这让电影在商业片与文艺片之间游移不定,票房或将受到不小的影响。综合
■ 相关新闻
《被光抓走的人》和《误杀》同日上映
谭卓:两个“妻子”大有不同
12月13日,谭卓主演的两部电影《被光抓走的人》和《误杀》同日公映。在《被光抓走的人》中,她饰演银行大堂经理张燕,与黄渤饰演的武文学是一对夫妻;在《误杀》中,她饰演移民家庭里的普通母亲阿玉,在孩子受到侵害时挺身而出。
近日,谭卓接受了媒体采访。她说:“没想到这两部电影会同一天上映,我知道时哭笑不得,因为没法分身给两部影片做宣传。”谭卓坦言,这两部电影都不太好演:“《被光抓走的人》是通过日常的鸡毛蒜皮来呈现生活中感情的隐形杀手,这在表演上就不如戏剧性强烈的事件那么容易。至于《误杀》里的角色,我是希望演成一个‘小透明’,但在关键时刻,她有本能的爆发力。”谭卓说,“妻子”只是角色的一个身份而已,不同的妻子在细节上有很多不同,这个过程让她感受到表演的乐趣。
这种乐趣还来自搭档。在《被光抓走的人》中,谭卓和黄渤搭档演夫妻,她说:“跟黄渤老师一起演,我是兴奋与压力参半。众所周知,他是能力非常强的演员,我不希望被他甩得太远。同时,我俩也非常有默契,他是追求完美的处女座,我也有点追求完美的特质。碰到这样的对手,我反而轻松,因为有人比我更操心了。有机会在创作上精益求精,这是一种非常奢侈的幸福。”
在《误杀》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谭卓和陈冲的一场对手戏。谭卓说:“陈冲老师非常有个人魅力,我一直很期待和她合作,甚至觉得我们这次的对手戏太少了。在演警察局那场戏时,我完全从角色本身出发:一个柔弱的‘小透明’妈妈,为了保护女儿,不顾一切冲出来。无论你怎样像猛兽一样撕碎我,我也要挡在孩子面前,这是母亲的本能,也是大家被感动和震撼的原因吧。”
自2009年出道至今,谭卓先后参演了《Hello,树先生》《暴裂无声》《西小河的夏天》等影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称作“文艺片女王”。其后,《延禧攻略》《我不是药神》《烈火英雄》等大热影视作品,让更多观众欣赏到她的演技。
谭卓说:“即便现在有了很多商业片的选择,我依然不会放弃文艺片。我还是希望能选择打动我的作品,而不被形式拘泥。形式是死的,内容才是有血有肉的,能让人血脉偾张,有强烈的创作欲望。”
说到中年女演员没戏演的话题,三十出头的谭卓耿直回应:“我觉得我还挺年轻的呀,我们不要把自己定义得那么老。30多岁是多么有活力的年纪啊,从懵懂到成熟,一切刚刚开始,这是非常宝贵、最具创造力的时刻。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我不认为自己进入了中年阶段,这么年轻不要把自己弄得布满了灰尘。”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