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中华?壮士云游九州,贤者戏说天下,诗人落难思国,游子漂泊念家。悠悠岁月,声声唱罢,看五千年之长兮,叹八万里之浩大。
女娲捏泥人,华夏民族从土来。人似散落之珠,在神州大地乱滚,农耕文化似一根柔韧之纤丝,将珠儿串联为一农耕社会,孕育出华夏之子。江南可采莲,西北有孤烟,不同地貌特征、建筑风格、饮食习惯,构成雄鸡广土浓墨重彩的底色。“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古人之文采融入到土壤中,上至帝王祭祀社稷,下至黎民祭拜灶王,古人风俗归根于“农”一字。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一言中华文化博大深远,宫商角徵羽,儒道法墨名,戏武医书画。安塞的腰鼓,铿锵有力,陕北的秦腔,源远流长。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盛衰荣辱斑驳脸颊,千载过后洗尽铅华,汉字里墨香温存的一笔一画,是世代传承的表达。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中华文明滥觞于龟甲兽骨,在愚昧与混沌之中,燃起智慧的火苗。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出于对文明的渴望,我们发明文字记载万物,我们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希望中架起辉煌。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神农尝草。太多太多的故事告诉我们何为勇敢,何为奉献,何为坚韧,何为不屈。带着最虔诚的目光,我们一步步成长。我们徜徉于《诗经》,我们沉醉于《论语》;我们有李白苏轼,我们有唐诗宋词。我们有《兰亭集序》,我们有《高山流水》;外有郑和下西洋,内有徐达镇四方。我走过的山路是徐霞客曾经留宿过的,我走过的关隘是六国曾经逡巡而不敢前的,我驻足远眺的城楼是于谦曾经坚定守卫过的,我现在能驰骋由缰的西北草原是霍去病曾经为之而奋战过的,我能吃到苏轼当年手不停箸的红烧肉,我还能饮到太白当年举杯邀月的花间美酒。中华大地地广物博,炎黄子孙英雄辈出。我们有如此辉煌的文化宝库,怎能不去好好珍惜?
然而,如今四书五经冷板凳,低俗段子上热搜。传统佳节被遗忘,圣诞反倒受追捧。京剧老腔无人问,流量歌曲广流传。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夹缝中生存,如暮青落红,晚霞夕阳,未来一片迷茫。
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就拿中国翻拍版《深夜食堂》之败绩来举例,问题的关键正在于此——对文化的忽视。
既有担起翻拍大梁的胆识,制作方总归不敢空手前来,深夜说故事,自有其“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倾尽江海里,赠饮天下人”的情怀在。大到群星荟萃的选角阵容,小到老板侧脸上一线刀疤的细节,无不费尽心思,与日剧原版可谓“一脉相承”,太像了。
然而这一个“像”字,放在别处或能引得一声“惟妙惟肖”的赞许,于此却弄巧成拙,成了“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一出闹剧。晏子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日本自有其独特的居酒屋文化,老板与酒客两相对坐,既有美食养胃,更有温言养心,熏熏然染出来一角俗世烟火。可这与中国市井中常有的串串儿、馄饨、叉烧饭,与中国街巷上推着小车的流动小吃摊贩、露天散放着的折叠桌椅、烧烤炉上喧腾的几缕青烟,又可曾有半点相似之地?该是连凳子底下觅食的野猫都不敢入画了,生怕唐突了正经食客们。
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诸不相宜,今人以古为镜,就更不该莽莽撞撞地拿了他国的模子往自己身上套,这一招“偷梁换柱”已是错漏百出,岂能再做那“瞒天过海”的春秋大梦?《深夜食堂》在网上遭人大肆褒贬,正合了一个字,该。
其实,过度模仿大可不必,放眼华夏泱泱大国五千年的浩荡史载,在文化的舞台上,我们向来雄踞一方。北有华阴老腔“将令一声动山川”的铿锵呐喊,南有“若共他多情的小姐同鸾帐,怎舍得他叠被铺床”的款款佳音,百鸟朝凤,仙人驾鹤,无不是民族特有的景观与积蕴。且看《大鱼海棠》之丰誉,正驾了庄子《逍遥游》“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东风,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则以古老的传奇故事为背景,重塑了一个涅槃归来的大圣,一位“踏南天,碎凌霄,放肆桀骜”的盖世英雄。在日剧原版的高峰下东施效颦如何使得,《深夜食堂》实在应该将一味往外拐的目光收回国内,才有海阔天空的一番新世界,任君驰骋。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这样写道,“且拜且泣,且忆且思,且喜且泣。”我认为这才是对待文化应持的态度。《深夜食堂》剧组如若只借了他方的金刚钻来揽本土的瓷器活,要落的薛蘅芜一句“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的讽刺,也算无可反驳。
文化,你在哪?
犹记昔日行走在城墙脚,细摸着每一块青灰色的砖石,冰冷的触感将现世的炎热驱赶。指尖划过砖石的凹痕,每一寸都镶嵌着历史的灵魂,它们层层累加,堆砌成雄伟的高墙守卫。千百年的风霜岁月早已将战火与硝烟吹散,唯有着青石砖墙固守着工匠们一刀刀刻上去的精神与文化。或许再过百年千年,眼前物终化为尘埃,可当风过尘土,细石微响,刻入了城墙灵魂的文化精神又将从泥土中升起,将“数典忘祖”的悲哀抵御在墙外,将不灭的人文精神代代歌颂相传。
悠哉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碧叶粉荷下淡然的湖水中鱼儿缓游,蜻蜓点水偶尔泛起层层水波。这里的荷盛开了多久?这里的万物又传递着怎么样的过往?万物皆有灵,只是不言罢了。亭台楼阁间细微的风声,这是这个民族文化底蕴的呼吸,每一块石,每一根木,这个民族的一草一木皆是它不可弃不愿弃的文化符号。它们在千百年前于西子湖畔相遇,我们在千百年后与它们相遇,我们骨子里对于民族文化的追求将如同散珠般的我们成就了一串稀世珍宝,互不相认却无法割舍。即使我们只是看过同一朵盛放的荷花,但我们的心跳声也早因万物间的呼吸而交融,民族的精神也早已将我们血肉相连。
若无文化一笔一画,一言一行,一草一木的传递,一个民族的黎明永不会升起。文化早已不是一种书面的字词,一种看似高贵的符号,它是我们的呼吸,我们的民族,我们不可磨灭的精神,深深地铭刻在了一个社会的根基。
人应该站在土地上,脚下才会踏实。
人应该站在山风上,思想才会空灵。
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人徘徊于天地间,于天地而言如蜉蝣般朝生暮死。我们的躯体腐烂,我们的思想会落后。可我们手中的,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是连接我们与上游人群的丝线,他代表的是无限的可能性和包容力。若是舍弃掉,便是对自我最大的不尊重。
寻一处山林,觅一座古刹;下一局好棋,赏一株名花;饮一盅烈酒,品一盏浓茶;看一生兴亡,叹一声中华!
(省镇中高二9班 翟辰心)
点评
作者引古述今,领读者在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徜徉:品中华文化之博大精美,思中华文化之失落遗憾,寻中华文化之传承光大,层层递进,形散而神不散。语言整散结合,富有音韵美的同时,又字字铿锵,振聋发聩。 (省镇中老师 丁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