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5日
第012版:名城周刊

开垦新民洲的岁月

场旗

垦荒者

芦柴房 图片由作者提供

文/余承善

1951年,组织上抽调我到镇江团市委工作,青年时代干青年工作意义很大、终身受益。令我最为难忘的,是在1960年选派我到新民洲共青团农场任团委书记,和585名共青团员、青年职工、青年社员一道开垦新民洲的那段岁月。

585名垦荒者到达新民洲

1960年8月,中共镇江市委作出关于开垦新民洲的决定,将开垦新民洲的任务交给团市委来完成,将共青团工作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培养团的干部和青年一代的任务结合起来。

团市委采取动员团干部、青年职工、青年社员报名开垦,响应市委号召的形式,短短半个月,开动员会、写决心书、出光荣榜、戴大红花,批准了厂矿企业青年职工338名,郊区青年社员247名参加开垦,并在大市口新华剧院召开成立新民洲共青团农场命名大会。市委领导授赠“国营镇江市共青团农场”场旗,宣布农场党委书记、场长名单,585名青年垦荒者平均年龄23岁,有共青团员178名,团干部10名,决定我任团委书记。

8月25日上午在原江苏医学院体育场召开欢送大会,青年垦荒者个个佩戴大红花,高举着国旗、团旗、场旗,市委副书记王慎斋与大家一一握手致意。中午1时整队步行到江边八号码头,场面十分动人:有奶奶送孙子的;有父母来送儿女的;有姐妹一同去的;还有小两口一起去的。585名青年垦荒者登上五艘大木船,由一艘汽轮拖着,在锣鼓声中,鸣笛起航离开码头,大约下午3时到达新民洲,木船在芦滩边停下,船靠了岸,青年们纷纷从跳板上岸,一望无际的芦柴,大家既震惊又激动。当即兵分两路,由场部领导和新民洲原生产队老农民带领大家走段路,才能到宿营地点。

这一段路,非常艰难;齐膝的积水,水下面尽是芦柴根,许多人穿着鞋子,脚也被戳破了。人们说它是路,就是因为它勉强可以通过。其实,它连一点路的影子都没有。为了克服刚踏上洲的第一个困难,力气大的同志抢着为力气小的同志扛笨重的行李;力气小的同志为力气大的同志拿着零碎东西,他们相互帮助,终于走到宿处。第一顿晚饭是农民烧的南瓜面疙瘩。洲上只有27户人家,一下子怎么也容纳不了这么多人,男同志要把房子让给女同志住,女同志要把房子让给身体差的同志住,他们相互推让,相持不下。指挥部只得作了决定:身体好的男同志住在场上,身体差的和女同志住在屋内,这样大家才分头安睡。这一夜露水打湿了他们的头发,蚊虫叮红了他们的皮肤,没有睡过这种“天当蚊帐、地是床”的人,是体会不到这样的滋味的。

到洲上的第一件事

新民洲荒滩上没有码头、没有房子、没有路,什么都没有;青年垦荒者回答得好:“这儿没有的东西多着哩,将来都会有。”我们有双手,洲上有的是芦苇。到洲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从早到晚同芦柴打交道,和芦柴做朋友。没有地方睡,搭芦柴窝,睡芦柴床;没有地方工作,糊芦柴墙,搭芦柴桌子,设芦柴课堂、芦柴食堂、坐芦柴凳子:“请那些长得比人还高的芦柴,腾一块地方给我们立脚吧!”砍柴,在老农民来说,这是一件极为普通的农活,而对于年青开垦者来讲,确实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芦柴又高、又粗、又硬,茅草又密、又软、又滑,一镰刀下去,有时连一根芦柴也碰不到,弄不好镰刀还会砍到自己的大腿上。稍许懂得一点打柴技术的青年就做老师,进行传授,互教互学。

每当一天劳动以后,大家围在一块,交流在劳动实践中的经验。他们吃饭也在学,拿着筷子左右摆弄;走路也在学,两只手像乐队的指挥一样,一天又一天,不到半个月的工夫,终于积累了一套打柴的经验,工效迅速提高,由每天每人平均砍二分地,到三分、五分、八分。他们并不满足这一点进步,因为他们懂得了“季节不饶人”这句农谚。“小雪”这是告诉人们种麦的最后时刻,如果在“小雪”前多打一亩芦柴,那么今年就能多种一亩庄稼,明年就多一亩的粮食。

前面割过的芦柴,后面遍地是芦根,走在上面,一不小心,就会把脚戳破,一双新鞋子,不到三天工夫,就会破烂不堪。真是“头顶霜,脚踩桩,钝刀用得像锯子,新衣穿得像裙子”。他们穿破了一只鞋子,就和另一只配起来再穿。鞋底掉下来了,就用绳子绑起来,戳通了就补,不能补的就改为草鞋。青年垦荒者,就是这样克服了一个困难,又去迎接另一个困难。

做垦荒者的知心朋友

在党委领导下,年轻的共产党员或团干部分配担任各中队的指导员或中队长,他们与青年一道同吃、同住、同劳动,我就是长期蹲点住在一中队,同住芦柴房、同睡芦柴床、同吃大食堂、同去砍芦柴,大家相处像兄弟一样。市食品厂团支部书记邬德和同志带头报名到新民洲,要求到艰苦的地方磨炼自己,他说:到农村,到艰苦的地方,这是我早已下定了的心愿。尽管现在新民洲什么都没有,但是,靠我们的双手完全可以改变的。团干部和团员就是这样做青年的知心朋友和榜样。

在各中队组织起青年突击队,红旗突击队,黄继光、刘胡兰突击队,三八妇女突击队,展开劳动竞赛,同时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女青年拖拉机手杨兰英,原在镇江船厂当徒工,刚摘文盲帽子不久,在老师傅的帮助下,由于她心灵手巧,刻苦钻研,仅用四天时间,就基本上弄懂机器零件和操作性能,七天就上车试开,十五天就驾驶着铁牛,来往奔驰在新民洲上。

每当劳动之余或休息夜晚,在田头里,在宿舍煤油灯旁,在月光下,这里一堆,那里一堆,二胡、口琴、笛子合奏起来,你拉我唱 ,我邀你跳,真是热闹非凡。市扬剧团、红领巾艺术团等文艺单位,纷纷到新民洲慰问演出,市电影放映队也每月去一次,为我们放映电影。

经过四个多月的艰苦劳动,青年垦荒者已在这块“风吹芦苇响,鸦雀闹嚷嚷”的荒滩上开出了6000亩土地,播种上3500亩麦子和1000多亩蚕豆、蔬菜、油菜,初步改变了荒滩的面貌。

1961年下半年又组织150多名高、初中毕业生到新民洲参加劳动,次年底共青团农场职工增加到2071名,17岁到25岁青年1244名,占63%。共青团江苏省委派青农部长周维森来新民洲蹲点;1960年11月10日《新华日报》刊出胡德明的《荒滩可变米粮川》文章;1961年6月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费龙拍摄了专题片《在新民洲上》,在全国放映;1962年12月1日《人民日报》记者袁鹰发表《青春路》长篇文章,以上报道对新民洲的青年垦荒者艰苦垦荒,甘于奉献的精神作了充分的肯定,在全省、全国的影响很大。

新民洲,经过一代又一代垦荒者奋发努力,当年的荒滩,如今变成绿洲和新港,在镇江的大地上,乘风破浪,创新蓝图,跨越发展谱华章。面对现在日新月异的新变化,我们感慨万千,回想当年,那些真正把自己的锦绣年华同农场建设紧紧连在一起的青年,那些立志在祖国大地干一辈子的青年,那些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融汇在奔腾不息的大江里的人们,永远是幸福的。

2019-05-25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8517.html 1 3 开垦新民洲的岁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