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18日
第007版:城事

一女子在朋友圈骂人被判赔偿并道歉

京江晚报讯 女子认为前夫的女性朋友介入导致自己离婚,便在微信朋友圈侮辱谩骂这位女性。忍无可忍的女性朋友将女子告上法庭。最终女子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向对方公开赔礼道歉,并承担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昨天,丹阳市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这起案件。

女子刘云与男子王强原系夫妻关系,女子徐红是王强的朋友。刘云认为徐红的介入导致了她与王强离婚,遂自2018年11月开始多次试图添加徐红为微信好友,并留言表明她是王强的前妻,还使用侮辱性语言进行谩骂。

因徐红未予理睬,刘云即留言:“那我将你的事迹发上网,给全镇人看看。”后刘云在多个微信群中散播配有徐红头像和微信名片的文章,抖露了徐红的婚史,以及“到处勾搭男人……”等不堪描述。徐红遂以被告刘云损害她名誉权为由,诉至法院。

近日,丹阳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中,刘云将离婚问题归咎于徐红,先是通过留言谩骂侮辱原告,继而在微信群中发布配图文章,列数不实言论,损害原告的名誉,足以致使原告的社会评价降低。故刘云的行为与徐红的名誉被损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已构成对原告名誉权的侵害,应依法承担侵权责任。遂判决刘云向徐红公开赔礼道歉,并承担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

宣判后,原、被告双方均未上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法官告诉记者,微信虽是熟人交流的圈子,但有一定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特别是朋友圈的人,大都与侵权人或被侵权人在工作、生活上的联系紧密。在熟人圈内散布侮辱言论,对他人或其公司进行漫骂攻击,更容易使人相信。再经熟人之间口耳相传,极易从网上传播到现实中去,影响程度更深,更易加重对他人的伤害。因此,人们在网上活动,比如在微信群及朋友圈发布言论时,也需谨言慎行,尊重法律和他人的合法权益,避免造成侵权,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清扬 蔡保瑞 张驰川)

2019-03-18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18353.html 1 3 一女子在朋友圈骂人被判赔偿并道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