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
第008版:城事

晚报,我的贴心朋友

人的一生,总会或多或少有一些朋友,相互间倾诉、宽慰,有谋面的,也有未谋面的,而《京江晚报》则是我每天谋面的知心朋友,二十年来从未间断,每一期油墨飘香的报纸,传递着我们这座美丽的古城许多真善美的故事和城市建设飞速前进的脚步。《京江晚报》是镇江城市发展和市民幸福生活的见证者。它弘扬了正气,宣传了正能量,正确执行和坚守了社会主义舆论宣传的阵地和高地。

我与晚报的结缘源于我的一些投稿经历。我因身体多病,退休后更是弱不禁风。家人要我转移注意力,忘却病痛,专门订阅了《京江晚报》,让我多看,多了解城市。为此,每天报纸一到,我都抢先看。每期报纸,我首先是诵读一遍,主要侧重看本地新闻。对专副刊则情有独钟,我眼睁睁地盼望着早点到星期天,可看“名城版”、“江花版”,而星期一则可以看“银潮版”,因为它是我的最爱,为我们老年人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精神大餐。由于看多了,手心也发痒,自己也想写个小稿投投。我可从来也没指望能在报纸上变成铅字“露脸”。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写的几篇有关理财、警惕保健品欺诈以及一些有感而发的习作,经副刊部编辑老师精心修改后刊出了。如,2015年5月16日晚报刊出“处女作”《当回小股民》及同年7月25日刊出的《小议理财》,还有同年10月17日刊出的《大老李的保健遭遇》等。一下子让我成了 “名人”,因为在朋友圈中,他们都说,看不出你还会写文章。我说都是晚报的厚爱。投稿三年来,也有几十篇稿子刊出,与晚报专副刊编辑们的帮助分不开,在此我深表感谢。

我们一家在云南生活几十年,后来才回镇江。我目睹了许多奇风异俗,便动笔写一些回忆文章,先后刊发了《重游故地话云南》《斤斤计较的年代》《酸甜苦辣说户口》《澜沧情结》《到腾冲泡温泉》等,展现了大西南美不胜收的风景。我曾经在版纳生活六年,儿子也在版纳长大,又在昆明、思茅、曲靖、玉溪等地生活,辗转哀牢山、横断山、乌蒙山、高黎贡山,跨越三江并流区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以及红河、牛栏江,吃了不少苦。这些艰苦的生活,至今想来感慨良多,成为我的重要写作素材。我至少寄了100份以上《京江晚报》到云南各地区的老朋友、老同事家,让他们共享我的文章。朋友们在短信和电话中说:“想不到你们是夫妻秀才”。所有这一切,是《京江晚报》给我长了脸。

由于我在平时锻炼中认识不少朋友,有许多家长里短之事,特别是男婚女嫁的烦心事,为此,我将认识的我市坊间义务红娘的情况作了一些归纳介绍,写成《坊间媒人知多少》,文章在晚报刊出后,多位坊间媒人不仅知名度大增,且业务量也大增,促成了不少好姻缘,也解决了一些老大难的择偶者难题。朋友们对我说:“你积德了,功劳大焉!”我说,是晚报的影响力大,才取得效果。日前,晚报刊出了我写的《她说,找个伴咋这么难》后,通过报社转来的一个电话,我了解到,一位已退休的某高校正高职称教授,想与文中的“欣”认识,经我沟通后,双方通过网络视频在熟悉交往中,这位教授告诉我,他是晚报的忠实读者,曾看到我写的《退休,真好》一文,非常认同。目前,双方均请我转达对晚报的敬意和谢意。因为,通过晚报,双方才熟悉了解。因此,他俩首先要感谢的是《京江晚报》。

《京江晚报》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我最信赖的知己和朋友。无论是丽日晴空,或是风狂雨大,晚报永远是我心灵的寄托与挚友。在此,我再一次感谢晚报专副刊部诸位老师的帮助与厚爱,你们是我的心灵依托和贴心朋友。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将永远关注并将一如既往地投稿。(徐惠智)

2018-12-28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7708.html 1 3 晚报,我的贴心朋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