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018年12月16日
第011版:文体

文坛再失巨匠

二月河,走了!

新华社发

著名作家二月河(本名凌解放)于15日凌晨因病去世,享年73岁。二月河因其笔下五百万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被海内外读者熟知。他的小说是不少人对明清两代历史的启蒙,据此改编的电视剧《雍正王朝》《康熙王朝》也是一代经典。

40岁开始写作,以帝王系列一鸣惊人

二月河1945年出生于山西昔阳,长期生活在河南南阳,系中国作协原主席团委员、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南省作协名誉主席、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南阳市文联名誉主席、南阳市作协主席、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当选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及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二月河40岁时开始文学创作,因其笔下五百万字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作品,被海内外读者所熟知。

他的数部作品也被改编为经典的国产历史剧。其中基于《康熙大帝》改编的电视剧《康熙王朝》在豆瓣评分高达9.1,受到无数网友追捧。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也被传唱多年。

二月河属于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作家典型。他21岁才高中毕业,没上过大学,直到40岁才开始写作,却能以帝王系列一鸣惊人。

在二月河写帝王系列之前,他一直在研究《红楼梦》,也就是“红学”,受到一定的重视。研究过程中,他对清代帝王产生兴趣,1984年开始写《康熙大帝》,历时4年完成。1990年至1992年,他又创作了《雍正皇帝》。1994年至1996年,他又推出了“帝王系列”第三部《乾隆皇帝》。后来,他又创作了小说《胡雪岩》等作品。

“在当代,二月河写的长篇历史小说至今是没人能超越的高峰,从艺术性、流传性的角度,没有什么人可以超越他。”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尹志勇说,“他500万字的‘帝王三部曲’达到了相当高的成就,《雍正皇帝》还入选了《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写作非常勤奋,金庸曾称其为“凌大侠”

写出经典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并不容易,二月河曾说:“写历史小说不能没有历史背景知识,我写的不是架空或穿越的幻想小说,而是依据真实史料的帝王系列,需要阅读大量的清人笔记。究竟读了多少已经记不清了,肯定不止几百万字。”

二月河写作非常勤奋,写《康熙大帝》时天天熬通宵,晚上10点开始写作,写到次日凌晨3点睡觉。早晨7点半起来去上班,下班后吃了晚饭睡两个小时,在开始写作。因为太累,二月河还想了一个办法,叫“烟烧腕”,晚上写作困了时拿烟头烫手腕。因为条件不好,夏天甚至用不起电扇,就那一桶水放到桌子下面,祛暑降温。冬天没办法,只能靠抽烟。

二月河是帝王小说的写作高手。但鲜为人知二月河和女儿都特别爱看金庸著作,常一起阅读,一起讨论,乐此不疲。金庸和二月河曾有过一次历史性的会面。2005年12月16日,深圳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邀请金庸二月河参加“在历史的天空下——南北二侠金庸、二月河深圳对话”。

金庸直言自己非常喜欢二月河的作品。他透露最受吸引和感动的是《雍正皇帝》。因为本来中国写雍正的小说很多,都是把他作为反派角色来写,二月河首把雍正作正面人物来创作,使大家对雍正的处境很同情,而且也是有史据的,从此改变了国人的观念。

二月河说自己写小说,就要替康熙、雍正考虑,国库是否有银,能否够军事、赈灾需要,北京城里不能种庄稼,百姓官吏吃饭,得从江南调拨,大米漕运需要多少,应该说更讲究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整合,更多地接触到人文的方面,因此评价自己是人才,查先生是天才。金庸则回应说,“有人称呼他为金大侠,自己万不敢当,称二月河为凌大侠,则更合适。”

综合

2018-12-16 文坛再失巨匠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6064.html 1 3 二月河,走了! /enpproperty-->